1. ChainWeaver 整体介绍

1.1. 项目简介

ChainWeaver,旨在基于区块链与密态计算技术(crypto tech,例如零知识证明、隐私计算等),打造一系列面向 Web3.0 的开源项目, 构建一个对等、开放、共享、可信的分布式数据与价值流通网络,连接与驱动数据、模型、计算、存储、身份、激励等关键要素, 实现开放接入、计算任务协同、资源可信调度、计算结果可验证、参与方公平激励,保障数据的可信、可控、可证地交换共享和使用。

Weaver,中文译作“编织工”。ChainWeaver,名字与 ChainMaker 相呼应,从铸链过渡到织链。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的区块链由 ChainMaker 制造, 在各行业中发挥着可信技术底座的重要作用。但区块链本身也具有规模效应,只有在更大的网络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可信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 下一阶段,我们将织链成网,以链控数,构建一张覆盖范围更广的可信数据要素流通网络!

1.2. 项目背景

1.2.1. 联盟链碎片化现象严重,需要共建业内共识的主子链网协议

随着不同区块链应用平台的涌现,区块链技术生态逐渐割裂,形成了一片片孤立的“区块链孤岛”。这些孤岛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和协作,各自为政, 无法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限制了其对外竞争力的提升。 因而推出区块链行业内的链网协议标准,构建链与链之间的交互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1.2.2. 个人身份主权和数据隐私保护的意识日益觉醒,需要技术实现自主权身份与自主权数据

随着人们对于数据隐私和自主权的日益重视,Web3.0应运而生。Web3.0 的本质在于重塑数据生态,将数据主权重新归还给数据所有者。 这标志着从过去数据被集中控制和利用的时代向数据民主化的时代转变。在 Web3.0 中,数据主体能够更加自主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决定何时分享、以何种方式使用, 从而赋予了主体更大的控制权和隐私保护。因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完成主体可信标识、数据可信确权、数据可信共享、收益可信分配等。

1.2.3. 数据是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信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方案需求旺盛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升数据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先是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2023年10月25日又成立国家数据局,并逐步在各地成立省级数据局。 目前市场上对数据产品如何登记,数据产品如何入表,数据资源如何产品化,数据产品如何证券化,数据产品如何流通等方案的需求强烈,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和标准。

1.3. 整体架构

ChainWeaver 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自下而上可分为区块链网层、网络治理层、数据流通层。

img.png

ChainWeaver的定位是结合区块链和密态计算技术,构建分布式数据和价值流通的网络。

  • 在区块链层,提供如何搭建主子链网的产品方案和链与链间的标准交互协议。

  • 在网络治理层,提供分布式数字身份方案,并结合区块链数字经济系统,逐步构建数据产品流通中的经济体系。

  • 在数据产品流通方案,提供分布式数据产品登记交易流通平台,构建数据资源可信流转通道并逐步实现数据资源的产品化。

1.4. 开源路线图

1.4.1. 起步阶段

开源以下项目:

  • 部分示例合约,包括分布式数字身份合约(DID)、区块链域名合约(BNS)、数字积分合约(DFA)、 数字藏品合约(NFA)、存证合约(Evidence)、可认证数据产品合约(IDA)等;

  • 主子链/跨链,支持子链注册、主子链跨链、子链与子链间跨链;

  • 数据要素流通平台,包括数据产品登记与可信计算(隐私计算)两部分,支持API与数据集形式的数据 要素登记,及基于多种技术路线的隐私计算能力。

1.4.2. 发展阶段

计划开源以下项目:

  • 更丰富的示例合约,如隐私计算合约等;

  • 分布式数字身份服务;

  • 节点管理台服务;

  •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分层扩容。

计划迭代完善以下项目:

  • 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新增基于 API 的数据共享路线,可信计算持续迭代升级,支持多数据源适配、流式任务、 联邦学习等。

1.4.3. 成熟阶段

计划开源以下项目:

  • 监管治理模块;

  • 安全加固模块;

计划迭代完善以下项目:

  • 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持续迭代升级,支持跨链注册发现与计算、可见性管控等。

计划探索以下项目:

  • 经济系统,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链上支付和激励能力;

  • 分布式数据产品交易平台,实现链上数据产品交易。